最近的商業週刊好像都在講有關於教育。
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例子,都在說大陸一胎化政策,那些父母都把孩子寵壞了; 一個是說有一天吃完飯,媽媽忘記切水果了,小鬼竟然說:『這些事情本來就是你們大人應該做的阿』
第二個是:有個爸爸辛苦的工作賺的錢也不多,自己吃很省,但是每天都帶雞腿回去給兒子吃,有一天爸爸生病了,媽媽就把雞腿給爸爸吃,結果兒子打媽媽一巴掌然後說:『這是我的,幹麼給爸爸吃』
今天看到主題是『工作大未來』關於一個日本人寫的書。
文中提到台灣每八個大學應屆畢業生,就有一個選擇延後畢業; 人們對工作「沒有明確目標」。
又說到歐洲很多國家從13歲或更早開始讓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,德國甚至七成學生都在國中畢業後選擇技術教育,13到22歲這十年可謂孩子探索興趣的黃金十年,甚至在出社會前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。
清大一個生命科學系教授,培養兒子的方式與眾不同,從不逼兒子唸書,甚至去大陸就把還在念高中的兒子丟在那邊叫他自己去旅行。另外一個兒子有次突然拿生命科學的書來看,教授說他要拉住自己的手,掐住喉嚨,不要去教他!讓他自己從中找尋解答,獨立思考。
以下是他接受《商業周刊》採訪的精彩自述:
花時間懂他:不能照自己的想法,替他鋪一條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